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徐州站长网 (https://www.0516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互联网公司都在说价值观 员工必须完全认同吗?

发布时间:2016-10-08 09:08:3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网易订阅
导读:副标题#e# 最近一段时间,阿里月饼事件在社交网络刷了屏:阿里巴巴对公司内部销售月饼,安全部的 5 名工程师写脚本抢月饼订单,共刷了 124 盒月饼,结果 5 人都被开除。 阿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他们采用技术手段作弊,触及了诚信红线,游戏都有规则,万事都

最早,冯大辉只是发了两条朋友圈吐槽和公司离职谈判中的不愉快,称“个人跟公司谈判的过程中,公司永远处于上风。不过,总想占员工便宜的公司又能走多远?”还有一条内容是“保护员工的权益是创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肆意践踏你的责任和义务,失去信誉,谁他妈的还能跟你卖命呢?”

而到了 8 月份的时候,一篇自称是“丁香园码农”的人在知乎的回答再次掀起事件高潮:其在知乎上写“冯大辉即将创业,如果让你说一句鼓励的话,你会说什么?”问题下的回答(如今答案已被知乎关闭,正在审核中)在朋友圈瞬间刷屏,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一个互联网公司的 CTO,居然连一行代码也不写。

之后冯大辉也开始在公众号中一一回应,他的好友们也纷纷为冯大辉站队。几篇文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整件事情矛盾的本质是冯大辉和丁香园在期权行权上产生了分歧,导致双方谈崩的状态。”但之后这篇文章在传播一天后就被发布者本人删除,原因不详。

冯大辉在丁香园工作了 6 年,加入的时候被授予了期权。一般国内常见的做法,是期权的成熟周期设置为四年左右,也就是说,在这 6 年的时间里,丁香园发给冯大辉的大部分期权早已成熟。冯大辉离职以后,想讨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冯大辉的这一做法有没有自己的逻辑呢?肯定是有的。对于初创企业的员工而言,员工少拿的现金报酬可看作是该员工对企业的“天使投资”。

实际上,在互联网的创业圈子,因为期权和利益和创业公司纠纷的不少。根据公开报道,2009 年技术大牛曹政加盟 4399,蔡文胜承诺 1.5% 股权。2014 年,曹政被告知,蔡文胜当初承诺的 1.5% 股权缩水为万分之七。蔡文胜与曹政都公开声明,双方对于股权的不同理解,产生分歧。

另一起员工股权退出事件发生在华为。根据媒体报道,在华为奋斗了近 10 年,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平在 2002 年要求变现在华为的“股权”,公司按照他实际掏付的购股价格 354 万元原价回购了他的“股权”。刘平认为不公,将老东家华为告上法庭,要求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参与分配的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分配来变现股权。

一般来说,股权激励机制的一个核心考量,是为了留住员工,用期权的成熟机制、以及分期授予的方法来不断的激励、捆绑住员工。其本质是站在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的,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的长远考量。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为什么会引来那么多,类似冯大辉与丁香园这样的,冲突不断的薪酬维权纠纷呢?这背后,是公司诚信的缺失,还是公司价值观出现了大问题?

分析: 一个企业的员工,必须完全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吗?

互联网公司都在说价值观 员工必须完全认同吗?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价值观金字塔,塔底是讲做人的(激情、诚信、敬业),塔中是讲团队的(团队合作、拥抱变化),塔顶是讲使命的(客户第一)。

互联网公司都在说价值观 员工必须完全认同吗?

互联网公司都在说价值观 员工必须完全认同吗?

阿里巴巴的杀杀杀

2011 年 3 月,马云说起“杀”卫哲的决策逻辑:“我其实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坚守这个公司的使命感、价值观,我就是这个守门员,这事谁也别碰,其他事都可以讨论。”

他甚至拿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打比喻。他说假如自己是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就要把张学良枪决,理由是“你绑架我蒋介石没关系,我们是兄弟,但你绑架的是中华民国总统,那就是国法不容”。

为了建立一家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公司,在马云看来自己的底线是:价值观,不忽悠。“我不是大哥,这是一个组织,组织是由使命驱动的,所以价值观至关重要。”

不过,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的。1999 年阿里巴巴创立时,便确定了“约法三章”作为所有员工的基本原则。当 2001 年阿里巴巴成立 2 周年时,确定了“独孤九剑”作为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那时,阿里裁掉了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不相符的员工。当 2004 年阿里巴巴成立 5 周年时,又将“六脉神剑”作为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成为考核全体员工的内容。

这是阿里巴巴的新价值观:一个真正伟大的组织应该能够跨越 3 个世纪,因为阿里巴巴成立于 1999 年,因此,102 年成为阿里巴巴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组织的基本标准。

现在,业界对于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价值观都已经很熟悉,具体说来,也体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价值观,塔底是讲做人的(激情、诚信、敬业),塔中是讲团队的(合作、拥抱变化),塔尖是讲使命的(客户第一)。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马云曾经介绍过阿里独特价值观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原因:第一,公司年轻人很多需要补课。第二,阿里巴巴的发展太快了,快到如果不用一些矫枉过正方式去推价值观的话,价值观就会像手里抓了沙子一样,一点点流失光。第三,对推广价值观有信心。也正因如此,阿里的考核体系里,绩效和价值观各占 50% 的比重。而价值观,是决定员工去留的重要因素。

根据考核指标,阿里将员工分为野狗、小白兔、猎狗。业绩很好但价值观特别差的员工被称之为“野狗”阿里资深副总裁邓康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平时考核中,业绩很好,价值观特别差,即每年销售可以卖得特别高,但根本不讲究团队精神,不讲究质量服务,这种人我们称之为“野狗”,我们的态度非常坚决:杀!毫不手软地杀掉他。因为这类人对团队造成的伤害是极大的。而对那些价值观很好,人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业绩却总是好不起来,我们称之为“小白兔”的这类人,我们也要杀。我们毕竟是公司,而非救济中心,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当然也不能留在企业。

认同,是调和价值观矛盾的前提

从这个谈话来看,开除 5 个刷月饼的员工,确实和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阿里的月饼事件其实体现了阿里对于价值观践行到极致的表现,本来对于企业价值观而言,没有是非对错、好与不好的区别。”在 3W 咖啡联合创始人、拉勾网首席营销官鲍艾乐看来,这个事件的落脚点无关谁的对错和道德问题,只是双方价值观不契合罢了。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