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零预算、遍地坑的运营活动实现40万+传播背后的思考
二、反思和教训 本次活动,因为三节课内部除我以外全力参与到本次活动中的两位成员都是第一次参与和主hold这样的活动,所以其实在内部的配合上,我们踩了不少坑。 用我司美女小编吴越的话来说:我们没有SOP,我们的分工和决策权不明确导致大家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吵了半天,以及我们的时间确实太紧张了,以至于确实在奖品的发放方面都留下了一大堆坑,一堆人想了半天才将将补上一些…… 但如果要让我来说的话,我认为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 我觉得,这次活动最主要的问题有两方面,其中后面一个问题可能是整场活动中最大的坑。绝大多数问题,包括后续活动始终没能形成一种持续性的传播和爆发,都是因它而起。 下面依次说。 1. 整个活动与三节课的核心产品价值结合不够紧密 我自己经常讲,做活动和营销,比较忌讳一种情况,就是你做的活动看起来热闹了半天,但其实跟你的产品没什么关系,导致用户High了半天,最后对你的核心产品价值没能留下什么认知。 很遗憾,这次活动中,这个坑我们多少是踩了一些的。 三节课当前最核心的产品价值应该是我们的优质学习内容和包括“专题课”这样新颖的学习形式,但整个啪啪啪运动会期间,除了第二个寻宝活动我们推送给大家的书单算是跟学习有一些直接关联以外,其他的项目貌似跟学习和跟三节课的产品价值之间确实没什么关系。 这种情况对一个产品团队来说,就属于典型的没能把活动价值最大化的例子。 其实,在活动进行了第4项PK之后,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进行一些补救。比如说,我们曾经构思了一个“1000份文案和1000份原型PK大赛”的项目,并试图通过三节课的专题课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来完成此项PK,假如成行,其实既跟学习发生了关联,有助于更好传递品牌价值,同时又让很多用户体验了三节课“专题课”学习系统,其实会是个好事。 但最终,还是因为很多产品机制上不能支持和匹配活动需求而导致此项活动没能成行。 2. 那个最大的坑—— 下面来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坑吧,相信你已经很期待了。 这个坑就是:我们预设的活动玩法的信息量过于丰富与我们的活动载体不具备信息沉淀和复杂信息传递功能之间的矛盾。 听起来抽象,我来举个实际例子—— 好比第一个“比人多”的H5,放在整场“运动会”的大背景下,在推送给用户的时候,我们事实上需要给用户传递两层信息—— 这个H5是做什么的; 关于整个“运动会”的背景,这个H5与整个运动会之间的关系。至少,我们会希望用户玩完这个H5后,要去关注跟运动会有关的更多信息。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