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慧择”10年,曾卖房4套维持团队生存,如今他终获2亿融资,2000万用户
“我劝你不要做这个事,这个事没什么意思。” “谁个没事儿,会在网上买份保险?” 那时,已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创业6年的马存军依然能听到一些投资人对他所做事情的评价。
“我们除了不生产保险产品,就像京东不自己生产商品一样,我们从销售到用户的退赔改签理赔,以及对保险的风险控制,我们都会做。”马存军说。
目前,慧择分为四个平台: 慧择网——为个人及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保险产品在线垂直交易和保险资讯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其用户已超过2000万; 聚米网——以独立代理人为服务对象,为保险代理人提供业务发展服务的第三方互联网开放平台,目前注册的代理人用户已超过20万; 保运通——主要服务中小企业用户的B2B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保险解决方案,包括信息和风险评估咨询、定制保险方案、在线垂直交易以及与客户利益一致的理赔协助服务,企业注册用户已超过5万; 开放平台——其实也就是慧择为各行业输出慧择保险服务的平台,也是其获客渠道之一。包括健康管理公司、线上旅行社OTA、电商公司、健身网站等,合作伙伴超过20万。 慧择业务模式对标携程 为什么始终坚信风口会来? 从2006年到2016年,马存军在互联网保险领域打磨了10年,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期间他经历过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的不看好,用户的不认同等挫折,他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呢?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包括市场主体都没有注意到整个市场的走向,更别提资本市场。最终能够停下来,其实全靠当初马存军对市场的判断。“虽然做的很艰难,但是认知却在不断的提升,对要去的路和未来的前景也越看越明白。” 他时常看《肖申克的救赎》,他觉得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像《肖申克的救赎》的主角安迪一样,在风口来之前,要慢慢的挖出一条通道,就算花上十年,十九年都没关系。“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但是团队在做的过程中看到,用户和交易正在从零到一的逐步增加,市场也正在逐步的认同。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红利来之前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就算卖房也没关系。”
因为,那时他看到一个简单的数据:从1980年到1985年中国一共出生了将近1亿的新生儿。这也就意味着到2015年左右,这些新生儿都进入到30—35岁的年龄阶段。
如今这部分人已成为消费主力,他们也可能已经成家,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种情况,保险这一隐性需求,正在成为他们的刚性需求。马存军以北京普通的中产阶级为对象,算了一下他们起码需要买5张保单:意外险、重疾险、车险、旅行意外险和家庭财产险。 慧择后台的数据,也恰恰证明了他之前的猜想。从2006年到2013年,7年时间慧择的用户超过130万,而从2013年到2016年,慧择用户超过2000万。在保费规模的增长速度上,也是同样如此。 慧择保费增长图 “之所以我们的保费从2013年开始,出现保费复合增长率连续达到100%,总结下来可以归述到两个方面:”
“而我们的目标用户(80后到85后)刚好属于正在渐渐成熟的用户。”
“慧择对接的80家保险公司,可以覆盖到用户的需求。在服务方面,我们也专门成立了一个用户后援中心,专门为用户服务。” 马存军认为现在正是互联网保险开始发力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上个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正在被大的环境消解。目前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来自于团队扩大之后的发展和管理。 等风来,等了9年 在创业之前,马存军已经在平安保险工作了10年。2005年,马存军因为工作原因,与支付宝一起合作了一个关于退货运险的项目。但是因为手续繁琐,淘宝害怕增加用户的操作流程,降低用户体验,所以这个项目最后没有做起来。但是,这件事情却给了马存军很大的启发。 他告诉创业邦(搜索微信号:ichuangyebang),“我看到淘宝的用户和支付宝的交易额正在急剧的增长,我被这增长的速度深深的震惊了。当时,我就联想到了保险行业。”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