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运营老兵,教你从零到专业玩转活动运营
1.引导。首先是用户的引导,要考虑活动每个环节如何让更多有质量的人参与进来,如何引导更多的数量的人加入活动。那么,需要事先主动寻找优质用户,贡献优秀内容。其次是评论的引导,活动发出之后,不能让没意义的评论占领,而是要恰当的引导,制造热闹的讨论氛围。对于粗话和无意义的负面评论要及时删除,不能伤害到其他参与者。最后是活动内容的引导,运营人员需要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参与者的内容,方便其他用户阅读,同时也刺激其他用户参加。 2.应变。根据活动进行的利好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可以适当延长活动周期和加大奖品的力度,不能一成不变的办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理活动中的违规现象,不能让违规行为扼杀活动的公平性。 Part 4 活动总结阶段一、活动的收获1.用户的积累。活动结束后要总结下积累了哪些优质用户资源,收集出来后进行专门维护;发掘“潜力股”用户进行重点培养,为未来活动蓄势。 2.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中遇到的坎,帮忙自己以后少犯错。尤其是活动中的亮点和细节,夯实办活动的技巧和技能,以后能够继续发扬。 3.活动的思考。活动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比如一场活动预期参与人数是多少,实际是多少等等,那么下次做活动就可以进行有效的优化,并且可以适当提高下目标,对活动的判断把握更准确。 二、活动的注意事项1.活动是日常运营积累策划的爆发点。活动需要常规化和流程化,固定的时间和规则;平时对一些内容、文案等运营基本功的积累,运营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2.要抓住活动的核心环节和重点环节。活动要重点关注用户参与的流程,以及用户关心的问题,而不能把心思花在文采修辞上。 3.活动是“做”出来的,不要等着用户参加。活动不是等出来的,一定不是要抱着这种活动做出来,活动发出来,然后等着用户去参加。 4.奖品不代表全部。没有奖品可以和公司其他部门协调下资源,也可以拿一些资源和其他公司置换;另外,奖品要多样化、丰富化,让用户有更多期待。 5.抓住用户心理,要注意考虑更多的运营细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活动想问题。活动的频次不宜过高,宁愿少做也要做精。 6.活动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要保证活动的参与用户和活动的内容都是高质量,尤其是获奖的用户,不能让活动党的内容充斥活动。 7.少做低门槛的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宁愿少做低门槛参与的活动,而专注把活动做精做成品牌。 8.行动比理论更重要。运营工作都是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学习他人的经验或想法的时候,要多学多练多总结,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运营人员的必经之路。 作者:MindStore(微信号 mindstoredyh),爱范儿旗下最新潮有趣的产品与想法分享平台,在这里每天发现你感兴趣的产品。 本文由 @MindStor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