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猛料】玩今日头条,咱先来一小步,搞个100W+
文/徐戈 上周扒掉今日头条玩法底裤的分享可谓精彩而惨烈,精彩的地方是内容劲爆到没朋友,惨烈的是分享完俺就去医院挂了两天水。 依照惯例,一般分享完都会整理个外部版,这次本想来个例外,因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分享想想就发憷,更别提再整理删选成文。那为啥俺又皮痒梳理此文?咳咳,主要是考虑到今日头条跟天天快报,一点资讯都是一票同类型的不得不说的自媒体平台,作为一个懒鬼深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还不如趁分享完的热乎劲先写掉一部分。 没力气废话了,开整—— 注:文末附今日头条研究院入群方式 今日头条概况 不管去哪折腾咱都得先摸清楚平台底细。 据今日头条官方——截止2016年8月,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5.3亿,日活跃人数超过5500万,月活跃人数超过1.3亿,单用户每日使用时长超过74分钟。其中,“头条号”平台的账号数量已超过19万个。 啥意思呢?人很多,流量足。 今日头条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内容的智能算法推荐,所谓智能算法推荐,就是把合适的内容推送给合适的人,平台相当于精准流量分发机器。 而微信公众号纯粹靠订阅用户以及其社交关系链进行内容分发,平台本身几乎不参与流量的分配。 这意味着就算你没钱没资源,只要你能炮制“合适”的内容平台就会有流量给到你。同时近期伴随着今日头条申请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今日头条可能是个体切入自媒体领域的最佳平台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今日头条它这个平台的用户有什么特点。这个也非常重要,就是你首先要了解它,才能知道怎么去搞定这批人,这批人需要什么。 大家看到,它的主要分布的点,50%是在三线城市及其以下。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从智识角度来讲它就是一个垃圾坑,但是从精准流量或者从一个流量库来讲,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流量池。 为什么呢?因为从内容来讲,一群人去投票,太高深的内容都看不懂,只有越简单的越三俗的嘻嘻哈哈的猎奇的,这些谁都欣赏的了的才能获得更多的投票进而被推荐。 而你看它的人群组成,三四线城市,它占了多大的比例,这就意味着,说句难听的话,就是文化程度不高。这批人有啥特点,用直白话来讲,就是“人傻好骗易煽动”,但购买力篇中下。(用户群跟快手差不多) but~搞互联网,只要人头数足,再小的赢利点都能无限的放大。而如果是纯粹做爆文,撸广告费的话并不介意他们的收入水平,只要他够活跃拼命点,拼命多在今日头条看文章就可以。 原创号单号收益 此外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今日头条的广告分成系统是2014年上线的,很多人喜欢秀资历,不少人为了显示自己先知先觉能把牛皮吹到2012年入驻。 打造爆文制造机 鉴于内容过多,洒家就不跟大家娓娓道来了,直接撂货。打造一款爆文,主要搞定两个主体,一个是平台,一个是观众。 所谓搞定平台,最主要的就是捏住智能算法推荐的命根子,获取平台尽可能多的推荐。 智能推荐算法原理的本质 别去管那些花里胡哨的各种算法,各种看似高深到没底的代码。说句实话哈,机器目前还是单纯得可爱。 先给内容打标签,受众打标签,接着内容投递冷启动,通过算法将内容标签跟观众标签相匹配,同时由观众互动量级决定进行下一步向多少人分发。 这隐藏的一个天大的干货就是你的文章要想获得大的推荐,就一定要踩大类标签。机器读不懂你的文章,他能识别的只是关键词对应的标签,而关键词标签背后封装的则是相应的观众群。有些标签背后对应的可能是1亿人,而有些标签可能只有区区数千人。超级爆文必定来自超级标签!踩对标签就赢在了起跑线。 大家看女性和男性的十五大阅读标签,这意味着你如果要打造爆文的话一定是从这几个大的标签品类里面去切入。 如果你写了一个非常生僻的门类,还没出发就已经死了。要知道第一就是选门类,这就是为什么娱乐类,社会类的新闻会非常受欢迎,切记。 怎样确定是否踩到标签?用手机客户端看到文章末尾即可。 怎样确保踩中标签?提炼自身账号所属行业有小及大的关键词矩阵,有现成的最好,没现成的靠经验积累。 搞定观众 严格意义上来讲,机器算法的发心也是伺候好观众,单拎上面部分出来讲是因为那部分平台策略跟观众本身的行为离得有些远。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