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报告: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增量市场怎么找?
对于大企业来说,更多是面向具体应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上一个平台,这就要求这些应用云厂商公司必须深入理解客户应用场景,理解他的需求。同时,传统企业IT能力相对比较弱,要求供应商必须有端到端的能力,从底层平台到上层应用开发能力都要具备,因此应用云厂商必须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重中台+轻应用”是应用云厂商的未来主要模式,这点在电商领域已经跑通了,基于强大中台配置产品模块,满足客户需要。当应用云厂商开始服务传统企业客户,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对人力依赖的降低主要依靠强大中台,更多用产品配置方式解决问题。 另外,当厂商有一个特别强大的中台时,合作伙伴可以基于中台做定制,由合作伙伴完成最终的交付。国外服务大企业非常成功的SaaS公司Workday,他的毛利率超过70%,远高于国内做大企业的公司,高毛利率是源于80%以上交付都由合作伙伴完成。 06应用云的智能化是提升效率,发现商机,产生新价值 首先,AI很明显地提升业务效率,不一定完全替代人力,但可以降低人力依赖。 我们之前调研过一家非常优质的财税公司,通过门店做前期获客和票据整理,上传到智能中台,利用机器会计直接生成财务报表和税务报表,再将报表反馈给门店,由门店完成最后的报税。利用这种方式,一个核算会计从每月处理75套账提升至1200套账。这个智能中台除了提升后台核算会计的效率之外,还在降低前端门店人员的要求,由原先的中级会计降低到初级会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 第二,AI的价值是能实现用户洞察去发现商机。 智能客服领域,传统用户画像来自结构化数据,来自一系列的标签,通过NLP技术,可以将用户和客服人员交互过程中,将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生成新的用户画像,发掘新的销售线索。 第三,AI在垂直领域,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产生新价值。 工业云领域,设备、产线上云是第一步,通过云计算汇聚设备、产线数据,从而做设备故障预测预警,进而减少设备停产造成的损失。零售领域,云计算促使线上和线下业务完全打通,可以实现“人、货、场”的合理调配。 07通用领域和垂直领域,从重服务到重中台,殊途同归 将应用云市场分为以CRM、HR、财税等通用领域和零售、工业、医疗等垂直领域。 通用领域,企业发展还是会以客户量为核心,需要从中小型客户逐步向大型企业渗透。 传统大型企业多数采取自建系统或者采购传统供应商,云计算公司的机会在于通过大量客户打磨产品。正如前文所言,客户量越大,业务中台能力越强,才有机会去服务大型企业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业务的切入点存在差异。财税领域更加适合从小微企业切入,也就是30以下的公司。HR、CRM这些领域,因为存在相对复杂业务流程,因此从500人左右的中型企业切入更加合适。 垂直领域,核心是获取头部企业,从头部企业向腰部企业渗透。 垂直领域领域客户基数相对较少,而且他们的普遍IT投入比较低,零售、工业领域的IT投入尚不足1%。因此,必须做高客单价业务,垂直SaaS领域非常成功的Veeva,主要服务头部药企,客单价超过100万美金。 提高LTV,需要做核心企业,与业务深度融合。因为核心企业才有较高的付费能力,核心企业才真正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AI这些新技术去提升效率。此外,垂直领域的核心企业会有很明显的灯塔效应,客户成功案例会获取腰部客户帮助极大。 不论是通用领域还是垂直领域,前期都需要很强的人力服务支撑。中国的IT发展时间远远短于美国市场,美国市场已经经历超过50年的市场教育,中国才刚刚20年。大部分国内企业客户对工具使用能力很差,必须要很强的服务能力才能进入。所以,很多提供标准产品的公司都慢慢转向解决方案公司。 前期重服务不可避免,但不意味着这些公司就一直做重服务,否则就与传统IT外包公司没有任何区别,重服务的同时要逐步把中台能力加强,这主要是通过服务大量客户来实现的。平台能力越来越强,通过产品平台去赋能前端服务人员,从而降低对服务人员要求,重咨询属性的公司将逐步变成产品型公司。 垂直领域因为核心企业相对较少,业务场景相对比较封闭,因此产品打磨时间更短,更容易跑出头部公司,头部公司在垂直领域会有很强的获客能力,因此垂直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会比通用领域更高。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