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云+未来峰会看云安全,大佬和专家们都说了什么?
云鼎实验室掌门人董志强表示实验室专注于云安全,主要包括,腾讯云安全体系建设、云主机与云内流量的安全研究和分析运营、云端App安全方案和虚拟化安全技术研究。董志强指出,我们需要站在当今的角度重新审视安全产品的思考,通过重构防护链条,构建一体化防御生态。 因为在目前的安全态势下,风险更为明显。包括攻击者迭代和演进造成攻防时间差错位;攻击手法迭代和演进造成恶意代码趋势错位,低流行度的恶意代码越来越多,成为潜伏的危险而存在;以及新应用场景带来了全新挑战,如虚拟机逃逸。 面对这样的挑战,董志强带来了腾讯云在重构防护链条时的五点思路: 1、从外部到内部,让网络每个环节都具备风险发现能力; 2、通过自研+第三方合作,将防御能力覆盖入侵破坏链的各个环节; 3、防护从云到端,在移动端上,应用乐固已经帮助超过1亿用户加固APP; 4、联合各大厂商建立威胁情报驱动的协同防御体系,分享情报数据; 5、携手构建攻防一体的安全生态。 玄武实验室于旸:云让安全边界变得模糊 玄武实验室掌门人于旸认为,云本身的安全问题和用云解决安全问题都是云安全。 在云本身的安全问题上,云给安全带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云使得安全边界变得模糊。其中公有云表现尤甚,在虚拟化网络中,网络通信不再通过交换机和网线,直接在内存中发生,使得网络不再有清晰的边界。于旸介绍,针对这个挑战,业界通常使用虚拟流量外部化、安全解决方案虚拟化以及安全防护进终端等手段来解决。 而用云解决安全问题,则包括云上的业务安全和泛安全的云服务,腾讯已经通过腾讯云在做能力输出,包括抗DDoS攻击、漏洞扫描、身份认证方案、验证码方案等等服务。 深信服殷浩:企业上云如何保证数据安全? 对于很多传统的企业来讲,它们的业务核心就是数据,数据的风险意味着业务的风险。一旦信息泄露,面临的就是巨额的赔偿、业务受损、低价收购、甚至现实生活中的人身安全等问题。 殷浩认为企业在决策数据是否上云如何上云时,可以进行三部分思考,一是前期想清楚,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决定是否上云;二是中期做风控,通过监控和监测数据在访问、使用、迁移和运维的过程,保证及时预警快速定位;三是后期保护好,数据的加密、存储、销毁及备份都十分重要,形成数据上云的闭环。 烽火科技卢山:互联互通,数助平安 有着15年网络信息安全经验的烽火科技,烽火科技总工程师卢山在会上,就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实践分享。 中小型企业一般要求快速部署和实施,而很多拥有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无法快速适应互联网用户要求。卢山表示,在基础架构上与腾讯竞争是没有意义的,合作才能使公司更专注地聚焦在核心业务上。烽火科技选择与腾讯的合作,三个月就实现了烽火大数据平台与腾讯云底层架构的互联互通,完成产品上线。目前烽火科技已经完成了6个省会城市和3个省的互联网安全巡检系统,并提供公共安全预警系统。 腾讯“云+未来”峰会作为云计算领域的一大盛事,汇聚了众多大佬和行业专家,全方位展现了云在各行各业带来的变化,吸引了广大从业者广泛的关注。随着云日益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云上的安全问题也将持续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希望本文摘要的观点可以为企业和广大开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