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 6 个领域和 50 家公司
另外,不要企图一款智能硬件能够改变你的习惯,这很重要。例如如果你本身就没有戴表的习惯,智能手表在过了三个月的新鲜期后,还能在你手腕上停留多久呢? 二、是否适合作为新技术的载体? 一款靠谱的智能硬件不但可以「简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成为很多新技术的「布道者」。而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适合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可以有以下依据:
在 I/O 2016 上,Google 发布了一款智能音箱 Google Home。你只需对它说出声控命令或语音请求就能得到回应,查询信息、控制家电通通不在话下。语音交互的背后,依托的正是近来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AI)技术——音箱本身就是一个「声学设备」,麦克风扬声器都是现成的,所以很适合通过语音交互来承载 AI 技术。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家庭陪护机器人,它们是合适的 AI 载体吗?这个答案可能需要讨论。问题在于,当你的家里出现了全新的智能音箱时,你不会觉得它突兀。而当一款智能硬件被包装成「机器人」时,你可能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接纳这个「家庭成员」了。 三、硬件之外,是否有内容作为支撑? 没有了软件,硬件本身就是一个空壳。而软件除了通常所说的 app 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联网资源,也就是内容。这一般包括以下类别:
很多智能硬件还停留在控制阶段,即把一些基本的操作搬到了 app 端,所以才会给人带来的不够「智能」的感觉。靠谱的智能硬件应该具有后期的升级能力,同时也能获取很多硬件之外的内容。 举例来说,一台智能空气净化器通过手机可以进行操控,那只是多了一个操控的选择而并非不可替代的。但如果通过手机联网获取当地室外的 PM2.5 质量,智能地提醒你:「今天空气很好,可以让我休息休息啦!」。这显然就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极客公园曾经介绍过的花花草草智能检测仪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检测仪本身也有足够的传感器,看似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闭环」,但是通过 app 端和花花草草后台的花卉数据打,才得以把硬件的监测内容和实际的养护建议关联起来,让它变得更为受用。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硬件,尤其是监测类,在获取相关的数据后并没有进进一步进行处理。尤其是很多智能手环,仅仅告诉你走了多少步、睡了多久,并不会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四、是否面对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 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靠谱的另一个纬度市场的潜力,这将直接影响到这款智能硬件是「昙花一现」还是可以不断地进行迭代。 例如极客公园曾经向大家介绍过的智能微投这个品类,随着年轻一代对于大屏幕娱乐需求的变化(便携化、集成化),像智能微投这样继承了内容源、投影设备、音箱的产品势必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甚至在未来直接和智能电视竞争。 如果一款智能硬件选择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解决了一个并不是很核心的需求,那就要担心它是否会随时死掉了。 例如之前极客之选测试过的智能投屏、PM 2.5 检测仪等产品,虽然在功能上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但是受众太窄而且很容易被其他产品集成。 智能硬件及数据服务领域值得关注的潜力公司
智能微投指那些结合了内容源、音箱、体感操控等功能的投影设备。随着年轻人对于「大屏娱乐」需求的转变,这个新兴的产品类别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来自成都的极米科技拥有出色的产品使用体验,丰富的产品线和优质的内容源,是智能微投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公司。
从为 Moto 360 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始,到推出自己的硬件单品,出门问问已经走通了一条智能手表「软硬结合」的路径。出门问问的首款智能手表 Ticwatch 卖了 10 万块,成为了国产智能手表的销量冠军,而 Ticwatch 二代也于前不久更大家见面了。通过手表这个载体,出门问问释放了自己在 AI 领域建立的优势;而通过建立可穿戴应用分发平台、聚拢更多开发者,出门问问正推动着国内的可穿戴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第一代产品靠性价比切入运动相机市场,到新一代 4K 运动相机带来了电子防抖、便捷触控操作等独到的产品优势——过去的一年小蚁并没有完全背靠小米这颗「大树」发展,而是积极地去探索更多渠道,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积累,最终获得了 Google Jump 项目的认可。随着 VR 拍摄设备的市场空缺,小蚁运动相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花花草草所推出的硬件单品智能监测仪,插在土壤里便可通过内置的传感器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四项参数,告诉我们花草的生长环境是否合适。而花花草草依托其在传统花卉行业的从业经验以及产业前端的供应链优势已经打同通了一条生活花卉从生产、销售到服务的通路。随着中国卉市场正在飞速增长,花花草草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位置。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