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徐州站长网 (https://www.0516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这不止是一辆自行车,它是商业的回归,中国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6-09-24 14:24:41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创业邦
导读:这些天,邦哥的朋友圈被共享自行车刷了屏,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B轮融资数千万美金,紧接着媒体报道铺天盖地。邦哥一阵迟疑:共享自行车问题多多,且都是疑难杂症,真的可行

比广告更有意思的,是社群。共享经济除了资源最大化利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格温度消费。资源共享要和社区相结合,这个App才在真正有意义——试问一个只能解锁、测里程的App有什么意思呢?通过一个App,与他人产生联结,让用户生化出新的情感需要和消费需求。而社区的玩法就多了,可以发挥产品创造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社区越复杂,盈利方式越多,赚钱就越容易。与这些相比,租金只是最初级的收费形式。随着用户骑行习惯的养成,差异化收费也会变得水到渠成。所以邦哥以为,在共享自行车发展在如此初级阶段的现在,讨论如何盈利不如讨论如何优化产品,培养用户。

困难三:滴滴等会不会介入,让拼杀更血腥?

这不止是一辆自行车,它是商业的回归,中国的回归8月22日,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自己的微博发布的一张合影,摄于北大门前

王晓峰在8月18日到8月22日,短短几天就在微博上发布了三条关于mobike进入北大的信息,其中甚至还有一条是“请北京大学王仰麟副校长试骑摩拜单车。”看来在ofo还没有走出校园之时,mobike就已经决心要主动挑起战争,进入ofo的大本营了。

摩拜单车和ofo估值据说已经和700Bike的A轮估值不相上下,在中国创业热潮之下,已拥有大流量的滴滴、易到、Uber会只做安静的旁观者吗?还会有多少家新创业公司杀入、复制共享单车模式?

出身北大的ofo一直被很多人拿来和饿了么做比较。饿了么CEO张旭豪当年也是从上海交大起家,一路做到身价数十亿,但最后也难逃没有明确盈利预期,站边阿里的命运。王晓峰曾经任职的Uber最终也卖身给了有腾讯支撑的滴滴。邦哥在网上看到一句话: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看着人们在凡间打仗。

结语

邦哥曾听到这两家公司内部流传出一句话:投资人说就算这件事商业上失败了,也没什么,就当做公益了。说商业是最大的公益,大概没有错。共享经济让我们回到了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本初状态。而中国作为曾经的自行车大国,经济发展的这30年里,也有过暴发户似的攀比私人车的行为。今天终于再次有人以骑自行车出行为美,看到朋友圈那些晒自己骑摩拜、骑ofo的小伙伴,不黑不吹,邦哥以为,这真的是一个国家的进步。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