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徐州站长网 (https://www.0516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所谓资本寒冬,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破灭

发布时间:2016-09-08 12:08:42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caoz的梦呓
导读:凛冬将至 去年提过,今年资本圈全面喊冷。最近各种自媒体,投资机构,以及一些线下分享会,也都在说资本寒冬。但,话说回来,当我们说资本寒冬的时候,仔细看看市场状况,你

现在,从淘宝的交易额,和淘宝财报对比,你就可以大约估算出来,流量获取成本,占整个交易额的比例是多少(实际上并不止,因为很多淘宝店家也会买百度,广点通,以及新浪腾讯的门户广告,或其他平台的广告来导流),然后你在传统零售领域数据看一看,你会发现,互联网的流量获取成本,和传统领域的流量获取成本,其实已经站在一条线上了。

传统开店面,最重要的是地段对不对,为什么地段最重要,因为有人流对不对,所谓地租,你去看,其实对应的就是这个地方你能获得的人流规模,如果你想获得更多,也有办法,在路口挂牌子,派一些业务人员发传单,或者背着门店的宣传板在附近游街,这些,你算下来,其实都是流量获取成本,然后折算你能带来的人流,平均每个潜在购买者,或者平均每个购买者,你会花多少钱,然后你的销售毛利能不能赚回来。

现在,互联网上的电商用户获取成本,和传统店面比,如果跟二线,三线城市的旺铺比,你真以为互联网便宜么?自己去算算吧,早就不是了。

知乎有个好问题,vivo和oppo,性价比那么低为啥卖的这么好。

有个回答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首先当然这两家产品其实并不差,很多所谓配置低只是IT人士的一种偏见;但更重要的是,人家算了一下线下渠道的营销成本,其实并不比线上贵很多,实际上很多线上品牌或互联网品牌,除了小米,还有锤子可以说是拿了流量红利外,基本上都是要花大价钱做营销,成本并不低。

那么我这里可以补充一点答案,正因为vivo和oppo有利润空间,所以才可以支撑足够的流量获取成本。虽说是线下的营销,但其实本质没什么区别。

这答案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些把价格和利润率压倒极致的产品,反而很难获得用户,特别是线下渠道。凭什么你卖的便宜用户就会知道你,就会信任你。

在线上,只有暴利产品才能买的起百度竞价排名,在线下,也只有有利润支撑的产品才能搞得起渠道推广。当线上单位用户获取成本开始超过线下成本的时候,互联网不再是唯一或者说是必须的选择。

3、规模效应的一厢情愿

很多创业项目,其美好的愿景在于,如果烧钱,各种补贴,各种推广,实现规模效应后,形成用户依赖,取消补贴和推广,就赚钱了。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这事是你一家的生意不?如果你一家独大,没啥说的,如果市场上有很多竞争者,你真的以为,你钱多就能赢么?

今天我们说团购最后剩者为王是美团,当然,美团直到今天整体并不盈利,但我们先不说这个,回过头来看,美团当年是最有钱的?肯定不是,当年市场老大拉手网怎么死的? 说白了,还是你能用尽一切办法,控制住你的流量获取成本,比拼的是什么,是有限资源里,谁能把握更多用户的信任。

规模效应的成功案例也有,比如滴滴,总算熬出来了,但你也看到了滴滴之外尸横遍野。滴滴为啥撑下来了,巨头为了打通移动支付,在后面撑腰,当年恶战的时候,资金抗的住。就烧钱这事,投资人真没法跟巨头比。

打到后来,美团,点评,糯米,你看活着的,都要靠巨头输血,投资人已经玩不起了。而巨头输血,除了钱之外,流量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糯米是个典型,百度如果不给量,基本就是死了。

所以,想形成规模效应,钱多固然重要,流量获取成本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这个用户真的是你的用户么?

很多用户看在你补贴,看在你各种优惠的份上,来用你的产品,来享受你的优惠,等你正常收费,正常想赚点收益了,分分钟抛弃你没商量。

所以,如果不能形成用户持续的留存和依赖性,一些数据指标只是账面好看。

很多创业公司烧钱买用户,买流量,为了节省成本,买各种垃圾流量冲用户数,但没有留存,没有依赖,骗一轮投资算一轮,现在投资人也受到教育了,知道很多数据虚的没法看,一到流量变现这块,全部原形毕露。

还有就是服务行业o2o,跑单基本上是躲不开的问题,作为中间平台,你要想明白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三,边际成本怎么算

有些事情规模后边际成本会下降,有些则不然。

比如上门厨师,上门洗车,上门辅导,上门按摩,这些边际成本根本下不来。

甚至有些从整体来说是很糟糕的资源损耗,比如上门做饭,一个优秀的厨师上门做饭,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这种事情规模化对整体社会成本来说都是非常坏的开销。

4、新概念的核心

粉丝经济,网红经济,所谓影响力变现,说白了,不依然是流量获取的能力。

这个之前讲过,第一是获得用户认知,第二是获得用户信任。

额外说句百度的问题,百度流量变现的能力在前几年,在财报的压力下,被透支的很厉害,也就导致了流量的信用下降,这是往下百度最大的困境。

我们讲流量的价值,除了获得用户认知,还有一点是获得用户信任。

参见旧文

谈谈创业这点事之 流量的价值 ,其实这里说的也很多了。

自媒体,新媒体,这玩意也是一样,跟着用户的浏览习惯走,依然是流量获取能力的问题。

所谓IP为王,各种翻情怀,翻故事,也是因为这玩意能降低流量获取成本,说白了,还是套路。

前几年,我跟很多身边的朋友讲,apus这玩意厉害,了不起,移动时代的hao123,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很多人觉得移动时代,流量入口这个概念不存在了,今天我们看,在所谓资本寒冬里,apus不仅仅估值上去了,而且快速盈利了。

5、谁可以不依赖流量

这个以前也讲过,重述一下

第一,你有独特的资源,而且是紧缺型的独特资源,比如12306,独家经营,这个可以。

第二,你有独特的技术,比如我说有个很好的朋友做的公司,业绩不咋样,销售能力一般,市场能力几乎是0,但人家核心技术就是强,就算不赚钱,依然被巨头收购。

独特的模式啥的就别提了,可复制型强的东西是没门槛的,中国聪明人太多太多。

最后是旧文推介

创业者的技能树 -上篇

再度强调,今天说的其实都是旧东西,但我觉得,真有这个意识的创业者,还是很少。

所谓资本寒冬,就是一批试图在新概念,新领域抢一波流量红利的创业企业,因为流量红利快速破灭,而自身又缺乏流量获取方面的竞争力,所以被高昂的流量获取成本拖垮的故事。

所谓概念,所谓情怀,所谓讲故事,你其实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试图降低流量成本的方法。

而随着用户免疫力的增加,一些新的营销手段,推广方式的效果也直线下降,各种段子手和营销专家的价值已经迈过了巅峰。所以,试图复制流量红利期的成功故事,已经越来越难。

最后再说一个真相,掌握流量获取能力的创业者,据我所知,目前活得都挺滋润,也许有些不够风光,但基本上一直都在赚钱。

现在什么人才特别紧俏?会做Facebook投放优化的,会做ASO优化的。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