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杀未能掀起的全民之风,剧本杀能做到吗?
再从准入门槛的角度来说,剧本杀对于新人的准入门槛较高。比起狼人杀,剧本杀的优势在于没有“金水、银水、跳水”等游戏术语,不需要玩家去熟悉;劣势在于,哪怕对于简单程度的剧本,玩家也需要具备相对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需要敏捷的反应速度。 换言之,剧本杀玩家会被局限在平日里会定期看推理影视剧、综艺和小说的人群中,并且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龄段中。 由此可见,每局的周期和游戏的难度,使得剧本杀类游戏,并不具备全民性。 不能刮起全民之风,但或许能在小众领域长久生存 经前文分析,剧本杀想要掀起全民狂欢的热潮,恐怕是难以实现的;但在钛媒体编辑看来,剧本杀或许能在小众领域长期受到玩家的追捧。 在谈剧本杀的长期热度推测之前,先说说狼人杀的退潮。 今年年初,狼人杀的风靡出现拐点:钛媒体编辑曾经所处的留学环境中,同学间组局狼人杀的情形瞬间没落;有网友今年5月发表帖子表示,朋友开的两家线下狼人杀桌游关店了。这一波社交游戏热,潮涨潮落,似乎不足1年半。 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狼人杀的周期短主要是因为该游戏对萌新的进入门槛高,而高手则容易对之生厌,用户留存率会因此受到影响。“萌新”可能会因为前文所提及的大量术语而被吓得拒之门外;而对于高手来说,狼人、猎人、女巫、村民……游戏角色是固定的,查出凶手使用的方法也是一定的,等到玩得炉火纯青了,就会有独孤求败的感觉。 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狼人杀复制的成本太低,随着App数量的增加,狼人杀就会因为亘古不变的内容而使其独创性荡然无存,因此,App的同质化也就会使得此类应用除了头部之外,难以存活。 剧本杀则不同。 剧本杀游戏中,应用里每个房间的推理剧本各不相同,随着创作者的加盟,剧本杀类游戏的内容是不断更新、扩充的。换句话说,剧本杀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有声剧本图书馆,每一位玩家过段时间踏入该图书馆,就会找到有趣的新书,然后随着角色入境,去扮演另一个未知的自己。 和《饭局的诱惑》两季就迎来完结的命运不同,《明星大侦探》综艺就是因为每期内容故事的全新性,已经播出到第四季,而且明年还将推出第五季。可以预见的是剧本杀类游戏的热度明年也不会消退,还将持续。 此外,即便市面上有“我是谜“、”戏多多“、”戏精大侦探“等多款App的存在,由于不同App剧本本身的不同,玩家可以同时下载好几款应用体验,他们之间的竞争没有互斥性。 因此,剧本杀类游戏不断换血的特性,会使它们在江湖上的活跃度不容易如飓风般来去匆匆;不同应用内容的独立性也会使多个应用都有着存活下来的可能。 在笔者看来,比起一成不变的狼人杀,剧本杀更像在线下线上均活跃数年的社交推理类游戏密室逃脱。App”Cube Escape”、“密室逃脱”、“Escape Game”……只要有新故事的地方,就会有新的密室逃脱。 同样地,只要有新剧本的诞生,剧本杀就会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