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对赌、口水仗:共享单车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
就在刷单前一天,ofo刚刚获得滴滴战略投资,并宣布“已累计完成1500万次共享单车使用,为全国21座城市超过150万用户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或许,这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背后,有能被挤掉的一定水分。 另一面,摩拜遇到的问题目前更多是产品层面。 9月19日,摩拜单车应用宕机6个小时,北京、上海用户皆无法正常用车,这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损失可能是巨大的。而恰巧在同一天,摩拜Android市场下载量暴增了91359次。用户激增,导致服务器压力过重,或许是本次宕机的罪魁祸首。 口水战也在升级。 10月13日,一张摩拜单车被城管没收的图片在朋友圈流传,而李论则同样在朋友圈表示是由于ofo没有资质被没收,摩拜只是“被带灾了”。而根据界面新闻记者到现场的探访,对于没收摩拜到底是由于违停还是违规,或者是惨遭连坐,交警方面并未给出定论。 对于可以遇见的即将到来的竞争,张巳丁表示,ofo并不排斥。“市场服务提供者增多,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竞争不一定非要两军对垒,你死我活,决出一家。” 他认为,未来5-10年内,不管是ofo还是其他服务者努力,都能真正改变整个城市的短途出行。“出家门、写字楼,走两三步就有一辆车,然后把它骑走,很方便的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李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也没有丝毫竞争的紧张感。“我反复说的一句话是静观其变。我们是市场第一,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就可以了。就像两个人在游泳, 领先的人就埋头游泳就好了,只有落后的人才把头抬起来看看前面。” 目前的情况,双方依然还是和平发展。但互联网商业世界,滴滴和快的,滴滴和Uber,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证明了,先礼后兵,最终依然要兵刃相接,你一拳我一腿的真枪实干。 不过,过往的案例表明,打的结果都是打出了“爱情”,选择了合并。 摩拜和ofo,一方背后是滴滴,一方背后站着的是滴滴的投资方腾讯,他们的戏码将如何上演,或许更加耐人寻味。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