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曲折上市路 传媒国家队的又一个“改制”缩影
对于新华网能否像人民网一样受到市场的热捧,业内看法不一,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化传媒景气度也不断提升,新华网受投资者认可是必然的,但还要考虑当下的市场环境,经过去年股灾之后,市场趋于谨慎,要想复制人民网的上市表现仍有难度。 新华网与人民网有许多相似处:强大的股东背景、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权威性、及时性、原创性和多语种,都是其优势所在。此外,根据招股书信息显示,新华网的毛利率水平高于人民网。 但是,新华网和人民网之间相比较意义不大,两者竞争关系也不太明显,国家层面对两大媒体的态度基本一致,上市融资的前景也被市场普遍看好。 2、新华网将引领一轮官媒上市潮? 此次新华网IPO获批,官媒能否集中上市再次引发关注。 早在2007年时,决策部门就提出要“积极推进新闻网站体制改革试点”。 2009年9月,国新办下发的《关于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通知中,对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在内10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进行部署,并提出争取在2010年内实现一家至两家试点网站在国内成功上市。 同年5月召开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座谈会”,又一次将官网上市提上日程。 直到2012年,人民网终于以“官网第一股”上市成功。 近年来,全面推进官方新闻的转企改制,形成市场化经营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提出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借鉴商业网站经营方式;继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为当下的要务。 2015年以来,龙韵股份、江苏有线、引力传媒、读者传媒、南方传媒等文化传媒企业相继上市,借助国家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之际,文化传媒产业也成为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 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文化传媒行业也将是资本市场中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高景气度的行业之一。 有业内人士坦言,官方媒体的改制和上市涉及非常复杂的各方协调,并不只是简单的商业逻辑。未来官方媒体形成上市潮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官方媒体要经过改制适应市场化,同样需要找到盈利点,目前来看,上市的周期依然比较长。 总结: 官方媒体长期托庇于行政资源,利用政策、资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置身市场之外。 如今,进行市场化运作,则是要以清晰的赢利模式,灵活的机制取胜的。官方媒体上市后要想在市场上站有一席之地,只能靠实力说话,其表现的好坏也许影响的是未来官网的走向,甚至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投资潮、财经网,作者:钱丛桢) (编辑:徐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